杨小青,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怀着一颗服务家乡的心,毫不犹豫的回到自己的高中母校-------范亭中学任教。当年一个懵懂的小姑娘,变成了如今的“杨老师”,不知不觉中已在母校默默奋斗了八年,成长了八年。这么多年来,她始终没有忘记初心——----“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向成功”。
记得她刚任教那会儿,教学不得法,课是备了又背,背了又备,但站到讲台上时,胆怯音小,坐在后面的学生听不清楚。听到反映后,她硬是逼着自己去练发声,大声的喊,上课练、下课练、回到家还练,她在课堂上也暗示自己要“大点声,再大点声!”。通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终于有了效果,后面的学生们听到了,她的心才踏实下来。同时她也更清晰的认识到,要想当好一名称职的老师,还有很多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需要向同事、前辈们不断地深入学习,教学经验还需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持续的历练和积累。
在范亭中学的这八年,她从一位普通的化学老师成为高三年级班主任,成长的路上,每一个担当和经历都给了她很大的动力,其中既有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也有自己的艰辛努力和不懈奋斗。回顾一直走来的教学之路,其中欢乐与辛酸同行,收获与遗憾同在。
一、新经历让其成长
很多人说教师是一份平静的职业,单调而重复,这个说法对于年轻的教师而言是很错误的。对她而言,在进校初期,很多事情是第一次,是充满挑战的。比如:第一次开家长会,第一次遇到学生打架,第一个遇见厌学学生等这些事情。所以,对于学校给安排的工作,她都能够积极的去完成,不逃避,不埋怨,在每一次全新的经历中,付出了很大的辛苦。在锻炼自己的同时,收获了很多经验,在面对教学中发生的突发情况时,能更好的用更多的方法去预防和解决。
在日常工作中,她经常鼓励自己去挑战新鲜事物,并将挑战过程中的害怕、紧张情绪和学生分享。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还能够鼓励更多的学生勇敢起来,在情绪上做自己的主人。
二、请教让成长加速
她经常和学生说:“请教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最好方法”。这句话放在教学中同样适用,“请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最好方法”。范亭中学的老教师们经验丰富,都很热情,一丝不苟的工作,这些给了她很大的触动。这些老师们在生活中还很和蔼,每次和他们交流都会有很大的收获。稍比她长几岁的老师,精力充沛,工作大胆灵活,也给了她很多鼓励和帮助。在一次次遇到难题时,她都感觉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而是全年级的老师都上阵,大家一起在解决,心里觉得很暖,很有力量。
三、反思让成长充实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近年来她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投入激情了吗?对这个知识点的讲解,有更清晰的思路吗,步骤能简化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吗?这节课中亮点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过程就是进步成长的过程,反思的越多,进步的越快,反思的越深,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越高。除了反思教学,还可以反思为人处事,在教学与成长的道路上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连续三年的高三教学和两年的高三班主任经历,使她得出了一个结论,高三学生第一个月精神是最饱满的,而最后一个月是最低迷的,但却是最关键的。这个月,班主任和代课教师对学生最大的帮助是默默的陪伴。与高三的学生一起回忆高三经历,学生很感谢的是,在最后一个月------最焦虑、迷茫和压抑的一月里,和家人不适合说的话,他们会选择和老师说。老师作为一个过来人和引路人,可以给他们以冷静和干劲,让他们一如既往地备考,稳住阵脚。所以,在最后一个月,班主任的默默陪伴,看似无声,却在学生心中如定海神针,忙而不乱,一如既往的备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青年教师的她,在未来的道路上,将会更勇敢的去接受挑战,认真对待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不忘初心,成为一名好教师!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