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亮剑:细节决定成败
山西省范亭中学 任宏寿
2012年的高考在即,考生现在的心情,尤如箭在弦上,“待考而发”。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期望、个人的理想,都将通过高考有个最后的结果。此时闭目想想,该读的书读了,该记的知识记了,该练的题练了,通过一模二模三模,对自己的考试能力也有个基本估计。那么,高考的铃声响后,还应注意些什么呢?依据多年来应试考生的临场经验和教训,以及笔者多年来对考生的应试指导,现就应试策略略谈一二,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不要急于做题。
山西省今年首次进行网上阅卷,试卷格式和答卷要求与往年相比都会有所变化,因此,发下试题,不要急着翻看考题,要先检查试卷是否领对领全,有无破损和缺页漏印现象,然后将考生信息的条形码规范地粘贴在相应位置,再认真填涂准考证号码、姓名等相关信息。开考前的几分钟就是让考生做这些工作的,所以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应做的事做好就为后面专心答题奠定了基础。另外,通过做这些事情也能适度缓解情绪。
二、审题要做到三清。
动笔答题前,务必要仔细阅读答卷要求和提示。有些考生为了图快,还没有理解题意,弄清条件,就急于作答,那是白白浪费时间。只有真正领会了题意,才能正确地解答。领会题意的唯一办法就是很好审题。审题要做到三清:一要看清试卷说明。试题前面一般都有“答题须知”之类的说明,如哪类考生答哪部分题,哪部分题是必答题,哪部分题是选答题;哪个题应答在答题卡的哪个位置,答题卡的哪些位置不能答题;试卷共几页、有几题等等都要看清楚。二要弄清试题要求。比如做选择题,就要弄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是选单项,还是选多项。三要理清题设条件。数理化的每一个数字符号,英语的每一个单词,语文的每一个字都要看清楚。要全面分析试题提供的图表、注释、说明等各方面的信息,彻底理清题目给予的条件和要求。要特别注意题目的隐含条件,要从题目的叙述、情境、图表、注释中去挖掘隐含条件,准确地解决问题。一般来说,试题中没有无用的信息。
三、答题要先易后难。
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答题,把最无把握的和暂时不会做的题目放到最后时间里去做,该放弃的题目就要放弃,千万不要因为一两道选择题做不出来就乱了方寸。试卷最后的两三道题一般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有所选择,扬长避短,将有限的时间用来得分。难题能做多少算多少,争取将其中较容易的“分”拿到手。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在解题过程中,自己会通过对问题的解答,而引发并激活自己的思维和记忆,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渐入佳境”。比如,在解答几何题时,可能因一道题目的解答而联想到另一条辅助线。在语文默写中,因另一道题目而使自己联想到一句要默写的诗句等等。另外,先易后难,可以使自己在整个考试过程中信心越来越强,情绪越来越高,思维越来越敏捷,考试越来越顺利,这时,你就可能会出现“超常发挥”,取得高分。
四、答题三注意。
一是注意合理分配时间。高考是限时考试,既考答题的准确性,又考答题的速度。其中准确是第一位的,但只有准确没有速度也不行。所以,“又好又快”是理想状态。一份试卷中各题的占分比例不一样,要学会“量体裁衣,看分花时”,分值小就少花时,分值大就多花时。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力求答题的准确无误。不但要做到思路清晰、方法对路,还应做到每一步的推导演算要准确,书写要清楚、格式要规范。凡是会做的题,力求一遍做对,提高效率。
二是注意不留遗憾。有的题不会做或没有把握,也不要空着。对于客观题,如没有把握,要坚持相信第一感觉。对于主观题,会多少答多少。仔细检查计算题的计算过程,防止因计算步骤上的不小心而造成错误。计算题解题时要一步一步进行,不要“跳步”。对拿不准的题目首先要在心理上沉住气,看到新题或比较陌生的题千万不要慌张,根据题目要求一步步推理。要做到“易题不错,难题不慌”。
三要注意适时缓解情绪。做完一部分题,要转做另一部分题时,可伸一伸腰,转一转头,并微笑着暗示自己,“前面做得很顺手”,学会自己为自己打气。感觉紧张时,就做一下深呼吸,接着打一个呵欠,感觉会好一点的。要相信“我易他不易,我难他也难”。一切抛天外,唯有“我”存在。
“愤怒会使你失去理智,悲伤会使你失去活力,恐惧会使你失去机会,烦躁会使你失去冷净,只有快乐才会使你走向成功。”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家长相信你们,你理想中的学校正在伸出双手欢迎你!成功,一定属于勇于拼搏,善于拼搏的人!祝愿广大考生坚定信心,沉着冷静,决胜高考,放飞理想!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