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语不惊人死不休

语不惊人死不休

2013年03月12日 08:40:11 来源:山西范亭中学 访问量:1136

语不惊人死不休

------诗词鉴赏中的炼字教学反思

山西省范亭中学    郝秀珍

我又一次走上了学校举行的“范亭杯”教学大赛的讲台,我讲课的课题是《诗词鉴赏中的炼字”----炼数量词》。通过观摩其他高质高效的课堂,以及评委的指点,我很受启发,感慨颇多。

一.理念指导:

程俊杰校长的“三层质疑”的理念对我启发很大,这一理念是孔子“因材施教”观点的引申与补充。三层质疑教学是由学生凭借学习和经验感受分三个层次,即表层、深层、联想,由表及里地对课文进行质疑。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构建者,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 
   
(一)、表层质疑。表层质疑就是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课文的来龙去脉、时代背景及字、词、句等进行质疑,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准备,养成良好的自读习惯。

(二)、深层质疑。深层质疑就是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色、语言之精、修辞手法等进行质疑。深层质疑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才能为进一步探究打下扎实的基础。否则,学生是很难有所发现的,必将使教学陷入尴尬的冷场。 
  (三)、联想质疑。联想质疑即要求学生能开放思维,将新学的知识和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由此使所学知识环环相扣,加深对新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质疑中,联想的思路要广,既可以是学过的课文,也可以是对生活的体验。总之,要创造一切条件,为学生营造联想的空间,才能水到渠成地解决课文的难点。
 
  按这三个层次进行质疑既符合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天生就有爱提问题爱追究的良好习惯。学生质疑时,提出的问题可能质量不高,甚至是错误的理解。教师不能直接否定,要先表扬他们能善于发现,并敢于怀疑,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个性在鼓励中得到了培养;要引导学生探讨,形成争论,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个性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的发展;应教给方法,不断引导,让学生由表及里的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其创造性思维,逐步形成独立的理解课文的能力。

二、课型反思

新课教学是画龙,而复习则是点睛 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复习课又是最难上的一种课,难就难在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激情下降,没有了学习新课程的新鲜感,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成为我们上复习课的老师棘手的并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忙乱而远离井井有条,最后导致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复习是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要注重知识点的横向联系,也要把知识进行一个纵向深入的延伸。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复习课呢?

首先,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在复习中要体现:知识让学生梳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针对性原则。复习必须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注重实效。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二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存在问题。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三)、系统性原则。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对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
     其次,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一)、忆。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口述。回忆,就是学生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回忆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题回忆所学的知识,看课本目录回忆单元知识。
     复习开始时,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回忆时,可先粗后细,并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口述,或出示有关复习提纲,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回忆。
      二)、梳。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分清解题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联系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回忆,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特别是要注意知识间纵横向联系和比较,构建知识网络。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时,可以根据复习内容教学信息容量的多少,分项、分步进行整理。
     的过程是梳理、沟通的过程,是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把知识进行泛化的过程。是复习课的鲜明特征。
     三、析。对单元中的重点内容和学生中的疑难作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这一环节重在设疑、答疑和析疑上。如内容较多时,可以分类、分专项进行分析、对比。
      四、练。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时,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内容要注意规律或知识技能的纵横联系,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在练习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理;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辨析;设计综合发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测。让学生对复习的结果进行检测、评价与反馈。教育心理学十分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认为通过教学评价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复习完成时,可选取数量适当的题目进行当堂检测。

三、选题反思

当时,刚刚讲完第二册散文单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而散文不是高考的考点,因此,由散文教学向诗歌教学迁移,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诗歌鉴赏的复习,要有学习语文的大局观念,做好积累工作;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概括起来有四句话:字义是根基,想象是途径;术语是关键,条理显思路。前两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后两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表达能力。前者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后者是强化训练,时时总结,斧凿有痕。

  积累工作要从基础做起。这个基础就是理解字义,它是读懂诗歌的保障,诗歌读不懂,鉴赏、审美都免谈。字义就是鉴赏的根基。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了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词——积累。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本,不仅学生自己要有积累意识,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老师也应在点滴的教学中反复强化学生的积累意识,帮助学生积累,并教给他们方法。每读懂一个字,一句话,一首诗,一段话,都意味着积累。而读懂一首诗首先要抓住诗中难懂的字的意思,意思清楚了,才可能抓住作者的情感倾向,诗歌所要表达的观点。为此我就语言鉴赏里炼字问题,做了一节指导课。
    
我选择这个课题,是因为炼字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高考中,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运用以及作文都涉及到炼字,所以我想把这一堂课上成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让学生学有所用,从此关注炼字。同时,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炼字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诗歌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这实在是一种遗憾。其实,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炼字活动,可以说炼字无处不在。 本课的设计采用的思路是:从散文中的斟词酌句向诗歌中的炼字转移,也涉及语言文字运用,在这些环节分别设计活动,把众多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以此推出解题思路,规范答题,以达到知识的系统性。
    
学习目标设计好了,但是,真正开始备课时,第一次由散文教学向诗歌教学迁移,发现无从下手了,总想面面俱到,炼动词、形容词虚词等等,结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哪一个都不能讲深、讲透。后来,我认真反思,决定整体梳理三大板块知识之后,着重探究炼字中的数量词,这样思路会更清晰一些,重点也会更加突出。
    
真正一节课下来,我的感受是,设计的内容倒是讲完了,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学时间未能掌握好,以致于结尾处稍显仓促,课堂容量还是大了,设计的题难度较大,题量较多,虽体现了深入浅出的教学理念,探究性也充足,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所以,如何将知识的系统梳理和进行实效性的探究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四、效果反思
    
因为是高一的新生,确实对于诗歌鉴赏比较头痛、畏惧,存在的通病是大部分学生能赏析,但不会整理答题,特别是不知从何处入手,怎样归纳解题,即使明白也把答案写的无条理,为了解决这种困惑,我以专题形式详细地再现炼字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是我始终关注的问题。备课中,我精心挑选了一些精彩的、学生熟悉的课文片段,力求通过生动的情节和语言魅力吸引学生,征服学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炼字也是无处不在,我发动大家找广告词、手机短信、歌词中的炼字,如歌曲《走在相间的小路上》有一句歌词是“蓝天配一朵夕阳在胸膛”,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既能够拓深拓宽课堂教学的内容,使课堂具有厚重感,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同时举一反三,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有利于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进而借助于语文实践训练过程,要求学生甄别词语,开展写作的实践,实现对固有知识能力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教学过程的亮点应该是学生,是学生独特的体验、个性化的感悟以及表达交流过程中的思想交锋和相互促进,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让学生诵读想象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融入诗境,真正掌握诗歌炼字技巧。

诗在于悟,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途径的朗读、想象、感悟、体会,把自己融入诗境。所谓师之道,重在教人以而非授人以鱼,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所以本课的教学我重在教授学生一种方法,一种思维过程,学生具备了这种诗歌鉴赏思维,那么他们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再惧怕诗词鉴赏,而是喜欢诗词鉴赏。中外好诗不可胜数,教材里的诗歌只是举例性质的,无法反映中外诗歌的全貌,所以教师除了在教学要善于延伸拓展,指导学生举一反三之外,还应指导学生阅读更多的中外名诗,提高诗歌鉴赏力。
    五、再次反思:

    子曰:温故而知新!复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好的复习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优化复习方法。我认为,在总复习过程中要做到五个为主。  

    1、以学生为主。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求和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不要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以课本为主。来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复习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因此,我们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以课内为主。要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上课前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之效。  

  4、以练为主。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内容要,练的习题要,练的方法要练的时间要,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节练习抓基础,单元练习抓重点,全面练习抓综合。多练能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考场上熟能生巧,巧能升华,临阵不乱,沉着应战,克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不应有失分。  

  5、以能力为主。知识和能力二者是密切相联的。知识的存在和增长,的确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某种能力的培养,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重点应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总之,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把握教材,了解学情,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让我们的语文复习课也能彰显出活力。  

最后,谢谢给我指导的领导,谢谢给我帮助的同行,谢谢我可爱的1210班的学生们。

编辑:白鹏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山西范亭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原平市前进西街1987号 电话:0350-822220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