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忻州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提升计划(2017一2020年)》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以下实施办法:
一、 指导思想。
根据《忻州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提升计划(2017一2020年)》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原平教育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聚焦薄弱环节,优化课程结构,细化教学环节,促进学校特色多样发展,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力争成为山西省县市教育的红旗,红色教育的窗口,教学改革的先锋。
二、目标任务:
1、
坚持问题导向,办好十件事情
第一,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推动红色学校建设。加强德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大基地的建设,通过改陈布展力争成为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解决理想信念价值观的问题,促进学校的作风建设和育人工作。
第二,研制“综合实践评价作业本”,
完成省教育厅新高考实验学校的任务。
第三,做好“十选五”单元课堂的研发工作,解决课堂教学中传统课程和新课程之间的矛盾。
第四,做好高考备考工作,进一步提高升学率,提高优生率,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
第五,做好以研促教的工作。提升教学研究水平,促进教师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实现“人人有课题,节节是好课”的教师培养目标。
第六,建设新食堂,解决食堂年久失修和加工环境达不致相关要求的问题。
第七,做好校园的整体规划,解决校园建筑色调不统一,学生自行车棚不足和汽车车位不足的问题。
第八,加强专用教室建设,满足新高考选课走班和综合素质提升的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平台。
第九,加强党团工作,促进学校作风建设。解决高级教师“船到码头”的问题,强化教职员工管理,实现新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全覆盖,促勤促廉,治庸治懒。
第十,进一步推进“双师制”教学。建立尖端人才培养机制,落实市委政府振兴范中任务。
2、坚持目标导向,打造五大品牌
一是单县市生源的升学优质学校。在单一县市招生范围的学校中,成为高考升学率最高的品牌学校。
二是红色教育的特色学校。把学校建设成全省及至全国德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的品牌学校。
三是全面发展的示范学校。重视学生艺术、文学、体育、国防、劳动等方面教育,使学校成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示范学校。
四是“草根课堂”的窗口学校。继续深入研究“十选五”单元课堂教学模式,打造立足本土、中国特色的“草根课堂”。
五是综合素质评价实验的种子学校。积极完成新课程实验校的实验任务,形成《综合素质评价作业本》等研制成果,成为山西省的种子学校。
三、方法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1)新建一座学生食堂。争取国家高中普及提升政策支持,争取2020年前投入使用。
2)增加学校图书馆藏书。三年内平均每年室增加1万册左右,为满足新课标要求学生整本阅读需求做好准备。
3)改建改造艺体教育设施设备。改建3个美术教室和4个音乐教室;改造3个篮球场地,增加40个室外乒乓球台,增加体育器材,维护体育场设施设备。
4)完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购置3套理化生实验器材,满足新高考需要。
5)建立机器人工作室和创新实验室,为创新活动提供支持。
6)建设数字化校园。改善学校网络,实现网络班班通,更新计算机100台,建设3个录播教室,建设6个教师电子备课室。
7)美化校园环境。统一学校建筑物颜色,用标语和图案美化建筑物外墙。
8)维修改造2号教学楼和4号宿舍楼。新食堂建成后,改造原有餐厅成报告厅和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活动室。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落实原平市人才引进政策,引进50到60名人才,解决教师老龄化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2)落实忻州市教师培养的相关要求,通过校本研训、听课评课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3)通过一课一研,培养教师学习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
4)通过年级支部建设,党员的教育活动,把全体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
5)认真做好高级教师的工作,调动高级教师工作积极性。
6)下大力气培养正高级教师。
7)坚持校长等重要岗位的公开招聘。
3、优化学位供给,发挥资源集聚优势。
1)尽快将学校的规制恢复到20轨,满足学生对优质资源的需求。
2)以范亭中学为龙头建立学校集团,扩大办学优势,为区域提供更多的学位。
3)在所辖区域内尝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
4)为农村学校确定实指标,扶持农村初中的发展。
5)坚持对保德中学的扶持。适当的时机变扶持为合作,提高保德中学的自信心。
4、完善红专课程体系,创新学生培养模式。
1)通过红专课程群的建设,实观培养模式多样化,适应学生不同发展的需求。
2)通过“十选五”单元课堂模式,实现课堂结构的多样化,
3)通过机器人工作室和创新实验室,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4)通过选课走班、生涯规划、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精细化常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精细化半军事化管理。
考核要精准,学生干部的任务要具体明确,评价和表彰要及时。
2)精细化教学双向监督。
科研处的教学督导经常化,年级要建立教学档案,校长主管教学行为。
3)精细化“MDM”项目管理。
作业本为年级和教师管理项目,学校层面主要进行笔记本和典题本的管理。
4)精细化“一课一研”和“三次备课”的管理。
教师必须提前一周以上备课, “三备教案”进入个人档案。
5)精细化40小时工作制度的管理。
合理规划每位教职工的上班时间,满足“白加黑,五加二”的学校管理的要求,保证工作任务的落实。
6)精细化绩效工资管理。
树立工资意识,成本意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迅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7)精细化科研项目管理和教师培训。
通过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认真完成2017年申请的29个课题,增加教师外出培训。
8)精细化财物管理。
加强预算管理,加强三重一大项目的决策和管理,让“不拿集体一针一线”成为传统,让有限的财物发挥最大的力量。
9)精细化大步操和升国旗仪式。
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模仿和创新的结合,参与和检阅的结合。
10)精细化校运会、军训等大型教育活动。
细化到极致,形成场能,增加感召力;调动更多学生参与,感动更多人;提供更多自愿服务岗位,教育人,锻炼人。
四、保障措施
1、依靠市委政府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
紧紧围绕忻州市人才强市战略,教育强市战略,原平市委政府振兴范中的计划,用足国家、省市县政策,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物质支持。
2、完善学校经费使用制度,保障教学成绩提升。
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教育教学重点点项目上,在确定安全,确保开足开全课程,确保学生休息时间,确保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所有投入通过保障教师素质提高,从而保证教学成绩提升。
3、依靠范亭精神,依靠党员的带头作用和高级教师的引领作用,构建工作作风保障
依靠为国为民的范亭精神,依靠教师的自觉,学生的自立,学校的自信。用爱、高、严、勤、俭的作风,实现普及提升。
把党员培养成优秀教师干部职工,把优秀教师职工培养成赏。一是通过动员和培养,把教师中的优秀者的学生中的优秀者,吸收进党的队伍中来,这是组织发展的根本保证。二是对党员的日常行为要进行管理,让所有党员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兑现入党誓词。
加强对高级教师的培训、尊重高级教师曾经的劳动,依靠高级教师参与学校咨询,制度策划,教师培训。变人才工作的被动为主动。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