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教学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教师的成长对学校的发展十分重要,学校将把促进教师成长的专业培训、教学要求,如“提前备课”、“一课一研”、“同境考试”、“课堂实录”等教育片断整合成一个教学整体,促进教师的成长。
2第一次备课是自学和收集资料时间。进一步明确“三次备课”的要求,第一次备课教师提前阅读教材,做例题和习题并留下痕迹。
3、第二次备课备知识,针对性教研。这一次是集体备课,一课一研,一人主备,其他补充,做好记录。
4、第三次备课主要是备教法、学法。设计课堂流程、例题、板书,写在学校印发的教案本上。
5、一份教案要求双面3——5页。三次备课不仅有主干,更要有细节,板书、例题、事例的内容,教研记录、个性化教案,或复印、或手写,全部放在一起。
6、科研处负责教案检查,年级组检查一课一研。一课一研的课表安排要报教导、教科两处和校长、分管校长。
7、年级建立周报制度,将教师的教研以文本形式传到部门。
8、课堂教学要求“一黑板”原则。一节课板书要写满黑板,使知识更加直观、易记。
9、课堂教学坚持“先会后懂原则”。“会、懂、熟、巧”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四种过程,要坚持古人的学法,先学会,再弄懂。先讲是什么,再讲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
10、课堂教学坚持“理例结合的原则”。例子和道理是知识的两个方面,无论从理到例还是从例到理都要遵从认知规律,符合起点要低、终点要高、落点要多的教学要求。
11、学习痕迹化。不管是高考科目还是非高考科目,不论是主课还是副课都要有作业,老师、年级、教导处都有要检查。
12、推行活页作业。学校设计活页作业,限时限量,及时收集,快速找到,随时批改。
13、作业要打分数,提要求。一是实行5分制,二是作业展示,三是抄写在典题本,四是要求改错或重做。
14、高考科目课后要有检测。
15、上好实验课。教师做好示范,学生自己要尽量动手。
16、每个教师都要有一本作业和教案在档案室备案。在档案室每个教师要有一个空间,成为档案资料。
17、建立师徒制度。
18、确立“名师”的三个标准。一是任教以来上课1万5千节;二是任教以来担任过30年班主任;三是学生中有一人为“人物”(省级领导、院士将军、千人企业老板、亿元税收大户或重大贡献)。
19、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