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亭中学校长程俊杰讲述600分和30分的故事。
今天距2019年高考还有100天,以每天1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计算,每门课有200小时的学习时间,如果两个小时做一套题,每门课还可以做100套题,如果做每套题增加1分,每个同学的每门课还可以增加100分,总分可以增加600分。讲到这儿,大家心里想的是什么?对,不可能。不可能背后是什么?不相信。不试,怎么知道不可能,不敢试怎么有可能,没有人试过怎么说不可能。这可能只是一个理想数字,假想的数字。那统计数字是啥呢?我们对近年来范中学生的成绩进行了统计,100天平均增加30分左右,平均每天0.3分。
600分和30分之间发生了什么,哪里出了问题?当我们搞明白为什么600份变成了30分,可能找到一些提高成绩的窍门。第一,从时间上来说就没有达到100天的学习时间。星期天,节假日,头疼了,感冒了,违反纪律被停课了。保证80天就不错了。剩下480分了。第二,每天实际学习时间达到8小时就不错了,犯困的时间,喝水的时间,准备的时间,吃的太饱的时候,饿了的时候。剩下384分了。第三,每节课假装学习就占去了一半时间。听课听的走神了,听懂了没记下来,听懂了没有去试,不会用。做对了,没有去反思。考完试以后把心思花在对错上了,做错的题老师讲过仍然不会。这样的你的真正增加的分数就是190分左右。第四,由于没有及时复习强化,知识会遗忘,根据遗忘曲线,6天后遗忘了75%,剩下48分了。第五,由于输出障碍,做题速度太慢,自己的表达力、阅卷人的理解力等因素,你的100分,变成阅卷人手下的六七十。这时600分就变成30分左右了。
我们对这五个过程的研究,就会发现一些可以减少的损耗,这个就可以提高教学成绩。那么是哪些因素使得我们的理想变不成现实?至少有以下六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不相信。1988年的时候,我在忻州一中带一个高三班,一个理科补习班的物理,
第二个原因是不模仿。1989年的时候,我又接了高三年级一个班,有一个女孩子的物理成绩比较差,高二以后几乎没有及格过,我研究发现这个孩子的记忆特别好,就给她出了个主义:做一道会一道。结果半年多后的高考,考出了89分的高分,总分是全省的第13名。半年多的时间呀,物理提高了三十多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最简单最适用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不是记忆,而是模仿。如果我们把每一个题都当成可能考出来的高考题,认真的去模仿老师,或模仿同学、模仿参考书,选择自己的答案、老师答案或者同学的答案中最好的,抄下来,记下来,当成自己的答案,只要他能考出原题来,我就要拿到满分,只要他考出同类型的题来,我也争取拿满分。这样每门课都有三道两道题撞到你的枪口上,那你这100天增加的可就是100分了。
第三个原因是不动手。我当了20年物理教师,很少给人补课,因为我补过的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我发现补课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学生学习6门课头绪就比较多,补6门课,变成12门课,头绪更多,好多学生越补越差。学习不动手,讲了不去做,懂了也没用。早些年给一个孩子补课,我问他补过课没有?他说他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补,我问她哪里不会,他说基础不行从头补吧。我哪里是个头?他说高一。我给他讲了一个小时,抄了三个题。过几天他又来了,不过他上一次补的怎么样?她说挺好的,都听懂了。我用他那三个题做的怎么样?他说没时间做,我说那就现在做吧。然后又布置3道题,结果回去还没有做,那就现在做吧,几次以后再也没来过,他觉得我不给他讲就是让他做,浪费他的时间,还不如自己在家里做。这也不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因为他体会到成绩提高,必须得自己做,结果成绩还是提升了,最后考北科大去了。学习好的学生多半是拿着问题问老师,学习不好的学生多半是拿着脑袋听别人讲。学习可以分为懂、会、熟、巧四个层次,不动手,只能停留在懂的层面上,如果是简单的判断和选择是可以拿到分的,涉及计算、简答等就拿不到分了,高考多数题需要达到会、熟的层面,个别知识还需达到巧的层面。动手是必须的学习方法。好的状态是,书不离身,笔不离身。
第四个原因是不主动。有一个成功的例子,也是高三的一个学生让我补物理,是一个男孩子,其他成绩比较好,物理成绩比较差。我已经观察了很久了,上课不敢正视老师,怕提问。就一个办法,他的成绩大幅度提升。做明天的作业。别人交作业的时候交的是今天的作业,他交明天的作业。一段时间后上课主动回答问题。最后考现在的华中科大去了。一日主动,一日是课堂的主人,一日被动,一日是课堂的观众。主动就自信,技巧是先动,先老师而动。
第五个原因是不吃苦。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考不上好大学将来会吃苦,考上个好大学,将来不吃苦。事实正好相反,越有本事的人越辛苦。高考的目的就是能选拔出那些能吃苦的人来,用人单位喜欢名牌院校的毕业生,因为那里都是爱吃苦的人。所以不想吃苦,想考好学校,一点可能都没有。今天真的能头悬梁锥刺股,那100天就不止100分。现在的你们,并不需要像我们上学习吃苦,只要在不顺心、不顺当的时候坚持,在前一天没睡够或今天头痛感冒时坚持。放弃恩恩怨怨,恩恩爱爱,不要三心二意,这些都是吃苦。
第六个原因是没有梦。我就这样了,还能怎么样?我都考三四百分,你还让我有梦。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如果你要坚持努力,现在的差距根本不是一个问题。我多次讲过我班的一个倒数第二名成为一个中科院的研究员的故事,不同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梦,年轻就是做梦的资本。如果从现在开始一天你多辛苦一点,10年以内,今天的倒数第1名能可能成为第1名。因为你们现在的差距是被人为放大的,实际很小,不断的失败让你失去的做梦的勇气。
今天和大家一起反弹琵琶,讲的就是为梦而战。人要成功,首先要有魂牵梦扰的引领;同时必须相信,相信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不断的去模仿,模仿是最简单最巧妙的学习方法;要亲自动手,懂了会了都不算数,只有写在卷子上才能变成分数;要主动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儿,老师只是帮忙的人;所有的想法最后都得用辛勤的劳动来换取。
为梦而战,决胜高考。梦是出发点,吃苦全过程,要与天斗、与地斗,与自己的惰性斗。相信、模仿、动手、主动是主要战术。
希望今天的讲解给大家一些启示,祝大家高考成功。
2019.2.26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