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居士印象
2010班 刘雅洁
在梦中,一袭白衣女子伫立在窗前,看着枯残的桃花落下,轻嗅尘香,欲语,泪却先流。
盛放的荷花中有她那轻盈沉醉的身影。多好啊,几个小女孩荡了小船远游,在那溪岸边的小亭里,巧笑嫣然,轻歌曼舞,玩得好不尽兴。不觉间已是斜阳依依,晚霞如黛早年的她,有着圆满幸福的家庭,有着“兴尽晚回舟,惊起一滩鸥鹭”的愉快,更有着与丈夫赵明诚共写《金石录》的美好。那时的她,就像河塘中的游鱼,怡然自得,乘着小船误入藕花深处,犹如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天真烂漫。在我眼前的只有一幅沉醉不知归路的静谧。
放眼望去,在这盛放的荷花丛中,一叶扁舟摇荡,小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女,她美丽动人,这样的美景好似一轮挂在天上的皎洁的明月,让人不忍心打破。可事与愿违,命运总是这样不近人情就背弃美好的祝愿。家破人亡,人生的百般折磨已然使她人比黄花瘦。却道天凉好个秋啊,秋风起时最忆她。
转眼间,她半倚在窗边,痴痴的望着院中凋落的桃花。世间没有永远的等待,一样的花开也是别样的滋味了。这时,桃花不再像当年烂漫芬芳,正如她四十岁的容颜一样,淡了色香,疏了梦影,有着万千思绪。一缕徐风吹来,吹散了她的思绪,吹开了院中的残花堆,也吹乱了她的青丝。她缓慢的走向了院中的小石桌,似乎还能感受到丈夫的温度,他们遇了、爱了、相拥了,那是多大的欢喜。突然的相别让人承受不起,错过了就是永远,再回首,已物是人非。月光照耀着她似乎没有血色的脸,这时,她倒了一杯浊酒,凝视了许久后,不知想起了什么,她笑了,笑这多年的心酸,笑这物是人非,笑这国破家亡,是无力的笑。这一弯浅笑是多么的凄凉,如流星般璀灿。似自嘲,似无力,又似感叹。随后,她颤抖着双手,费力的端起了那杯浊酒,一饮而尽。初时小酌,是清欢;再举杯,多是浅愁;又举杯,却是悲苦。最后她不胜酒力,石桌的一角支撑着她快要倒下的身体,两行青泪划过了她的脸颊,风吹过,留下的是岁月抹不去的痕迹。
她直把朝阳看到黄昏,直把初月看到黎明。北方的轻欢,那藕花、那鸥鹭、那莽撞的小舟,那有那溪亭的夕阳。那将会凉了谁的窗,又惊了谁的梦?一个人,一杯酒,一丛菊,她易安,何尝不是做了一生梦,识尽了这愁滋味。
寒风萧瑟,落叶纷纷,凉了这一人,凉了这一城。寻寻觅觅是她百年的守候,冷冷清清是她国恨家仇的万年悲兮,凄凄惨惨是她痛彻心扉的万年离愁。
正如孔祥秋所说:“在那乱世,她是不可能默默盛开,默默地衰败的。历史让李清照有了那根之灾,在南北宋那坑洼不平的道路上颠簸着,她用一路的追寻来证明自己对帝王的忠心,来证明自己不是为了生存而献媚的俗人。”弯弯的,是溪水的婉约;冷冷的,是石质的坚毅。
常常想,如果有幸与她相识,便想邀她品一杯小酒,看那明月倒映河间,如果有如果,想和她共去河塘深处,一探荷塘忧愁。
辅导老师:常彦伟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