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两任县委书记的范中情结

两任县委书记的范中情结

2014年02月21日 08:57:11 访问量:2847

2014216,农历正月十七。范亭中学太原校友会2014年新春研讨会在太原迎泽宾馆举行。三十年前莅任原平的县委书记吕日周和现任原平市委书记薛根生这次新春研讨会上见面了。此次见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弘扬范亭精神,振兴人文范中”。两位对范中钟爱有加、且为范中做出巨大贡献的书记娓娓而谈、侃侃而讲,绽露出对范中这所三晋名校的深深情结。

三十年前,1983年,作为全国改革试点县之一的原平,来了一位毕业于山西大学,曾供职于山西省政策研究室的年轻县委书记吕日周。由于范亭中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以“南康杰、北范亭”享誉三晋,又由于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在县城南迁原平后,地处乡下,年久失修,吕书记一到原平就听到了人们呼吁搬迁范中的呼声。所以吕书记到任后,第一次县委常委会就开在了范亭中学,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范中搬迁。此次研讨会上,老书记仍清晰地记着当时的情景。吕书记讲道,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把人民的指示当成第一指示,完成老百姓的事,老百姓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关于范中的搬迁,吕书记曾带领市委一班人搞过调查,问过老干部,问过老农民,也问过街上摆摊的商贩,还亲自到破烂不堪的范中实地考察。开常委会研究时,大家认为:“搬是该搬,但搬一搬就得八百万,拾掇拾掇就得一千万,哪有钱啊?”这时,吕书记作为班长响亮地提出:“教育是中华民族能发展的第一要务,我们要用三分之一的精力搞教育,三分之一的财力搞教育,就是勒紧腰带不吃也要搬迁范中”。在以吕书记为班长的原平县委决定搬迁范中后,新范中于1983年在原平县城奠基,1988年完成搬迁,在吕书记离任前一年完成了这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巨大工程,为原平人民的子子孙孙提供了一个崭新、安全、便利、优质的学习场所。吕书记的壮举拯救了地处僻壤、濒临倒闭的范中,挽救了原平教育,挽救了千千万万个学子,其功绩为原平人世代称颂。

一个人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会把你记在心里。201024,立春时节,为了范中的重铸辉煌,新到原平的薛根生书记刚上任就走进范亭中学,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为范中解决办学经费困难,提供了一系列招生、教师招聘等方面优惠政策。在2010年年初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上,市委、市政府把振兴原平教育、振兴范中作为要抓好的“四大工程”和要打好的“四大战役”之一,响亮地提出“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振兴原平教育,再铸范中辉煌”,并于2011年面向全忻州成功选聘了校长,使范中发展迈上了健康快速发展新车道。经过几年的努力,范中基础设施建设又跃上了新台阶,教育管理井然有序,教学成绩十分喜人,范中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薛书记在这次研讨会上动情地说:“在这里,我可以非常自豪地和负责地向家乡父老乡亲们报告,我们的‘八大工程’前七大工程已经全部完成,第八大工程‘振兴范中’可以说是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他引用山西师范大学校长武海顺的话说:“按你们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几年之后你们应该就是忻州的第一。”并当着参会校友的面,给范中提出了“保二争一”的要求,对范中振兴充满必胜信心。

两位书记在讲话中互相勉励,吕书记称赞:“现在比过去好多了,我祝贺范亭中学更上一层楼,也祝愿原平市更上一层楼。”薛书记在讲话中表态:“我们的老书记吕书记是我学习、追赶,一辈子也赶不上的榜样”,但“我争取能赶上老书记”。我们从他们的讲话中分明地看出,振兴范中的接力棒在他们手中一代代不断接力、传承。

续范亭将军为我们创建了范亭中学,吕日周书记为我们搬迁了范亭中学,薛根生书记为我们振兴范亭中学,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为范中付出的心血,历史会铭记,原平人民会铭记,范中的历届师生更会铭记。(范亭中学 武树荣)

编辑:白鹏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山西范亭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原平市前进西街1987号 电话:0350-822220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