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1983年,作为全国改革试点县之一的原平,来了一位毕业于山西大学,曾供职于山西省政策研究室的年轻县委书记吕日周。由于范亭中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以“南康杰、北范亭”享誉三晋,又由于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在县城南迁原平后,地处乡下,年久失修,吕书记一到原平就听到了人们呼吁搬迁范中的呼声。所以吕书记到任后,第一次县委常委会就开在了范亭中学,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范中搬迁。此次研讨会上,老书记仍清晰地记着当时的情景。吕书记讲道,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把人民的指示当成第一指示,完成老百姓的事,老百姓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关于范中的搬迁,吕书记曾带领市委一班人搞过调查,问过老干部,问过老农民,也问过街上摆摊的商贩,还亲自到破烂不堪的范中实地考察。开常委会研究时,大家认为:“搬是该搬,但搬一搬就得八百万,拾掇拾掇就得一千万,哪有钱啊?”这时,吕书记作为班长响亮地提出:“教育是中华民族能发展的第一要务,我们要用三分之一的精力搞教育,三分之一的财力搞教育,就是勒紧腰带不吃也要搬迁范中”。在以吕书记为班长的原平县委决定搬迁范中后,新范中于1983年在原平县城奠基,1988年完成搬迁,在吕书记离任前一年完成了这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巨大工程,为原平人民的子子孙孙提供了一个崭新、安全、便利、优质的学习场所。吕书记的壮举拯救了地处僻壤、濒临倒闭的范中,挽救了原平教育,挽救了千千万万个学子,其功绩为原平人世代称颂。
一个人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会把你记在心里。
两位书记在讲话中互相勉励,吕书记称赞:“现在比过去好多了,我祝贺范亭中学更上一层楼,也祝愿原平市更上一层楼。”薛书记在讲话中表态:“我们的老书记吕书记是我学习、追赶,一辈子也赶不上的榜样”,但“我争取能赶上老书记”。我们从他们的讲话中分明地看出,振兴范中的接力棒在他们手中一代代不断接力、传承。
续范亭将军为我们创建了范亭中学,吕日周书记为我们搬迁了范亭中学,薛根生书记为我们振兴范亭中学,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为范中付出的心血,历史会铭记,原平人民会铭记,范中的历届师生更会铭记。(范亭中学 武树荣)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