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英烈魂,同铸中华梦
1411班 杨琛瑶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经过了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斗争,在血与火的顽强奋斗中,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血染红岩,才换来了今天的辛福生活。“星光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片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丈光芒。”这是《红岩》中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如今,抬眼望去,漫山遍野都长满花草树木,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但我们怎能忘记,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呐喊;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从容;方志敏的清贫;杨开慧的坚贞;渣滓洞的《挺进报》;在烈火中永生的江竹筠……多少动人的场面使人魂牵梦萦。读着这些英名,我们仿佛看到他们昂首挺胸走上敌人阴森的刑场,仿佛看到他们大义凛然直面呼啸而来的子弹。渐渐地,他们汇聚成一股前仆后继的人流,定格成巍巍不倒的长城;渐渐地,我们仿佛听到响彻了近一个世纪的洪亮声音——“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啊,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这就是千百年来铸就的民族之魂——不畏强权,前仆后继,团结向上,追求光明。
此时的我们,已听不见战斗的号角,远离了炮火硝烟,感觉不到渣滓洞囚牢的阴霾,更无须面对刽子手们血淋淋的铡刀。但我们应知道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上面都有着曾经鲜活的生命;我们也应知道我们现在肩上所担负的责任有多重,烈士的希望需要我们去实现;我们更应知道我们现在需要什么,那就是坚持与拼搏!
追昔抚今,我们怎能忘记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怎能忘记那一张张曾经鲜活的面容?让我们静静地追思,深深地缅怀,把最深情的思念和崇高的敬意,寄托在这鲜花和言语中……
烈士们,我们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英勇事迹将会被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我们不会忘记历史,永远不忘给我们带来希望的烈士们!
让我们一起公祭英烈魂,同铸中华梦!(指导教师 李慧珍)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