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心理学教研活动纪实
春天带着希望,带着美好,如约而至。在这阳光明媚,花红柳绿的日子里,我校心理学教师贾国霞、张美玲和音乐教师刘媛携手同行,于4月23日下午,开展了以“共荣、共创、共赢”为核心的心理学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本学期音乐和心理学学科如何建立学科间有效沟通等问题。
本次教研以轻松愉快的话题展开。老师们首先介绍了各自在学校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在工作中收获的宝贵经验,还相互之间给以肯定勉励,提出宝贵建议,之后又进行了学科交流。
张美玲老师和贾国霞老师都是山西师大毕业的高材生,专业是心理学。在日常的工作中,他们既是大学同学,又是黄金搭档,合作亲密无间。不仅共同完成了我校“阳光小屋”的心理咨询工作,更是在去年代表学校以“知心姐姐”的身份给忻州武警支队开展了“心理服务进军营”活动。她们在军营各个基层连队开展心理服务,倾听兵言兵语,感受兵味兵情,帮助官兵解心结、顺心气、精心筹划各类活动,得到了官兵的一致好评。
刘媛老师就音乐课中提到的舒缓压力的音乐标准向张美玲老师进行了虚心请教,指出在过去的社团工作中也存在学生焦虑、紧张等问题,加之近两年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绪。两位老师都提出应建立积极学科间的有效沟通。沟通就包括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交往等,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只有适时调整情绪和沟通方式,才能够提升个人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除此之外,今年的音乐教学管理中还新提了个“箱子”,一个是心里话信箱,叫“心语心愿”,压力大的学生可以把想说的话和愿望以书信的形式投到心里话信箱,教师在课余予以解答和实现。另一个是“意见箱”,口号是“为青春负责,给任性买单”,学生有权利给音乐课提任何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心理咨询室的“阳光信箱”也是为了照顾个别不善言辞的学生,通过写信的方式和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这样的两种信箱和心理咨询室的“阳光信箱”同时并存,名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处,达到了缓解疫情焦虑和日常生活学习压力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向来是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上好每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将心理健康课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所在。
本次集体教研,内容充实、针对性强,效果好,营造了良好的交流和研究氛围,加强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艺术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为打造理想的心理健康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也增强了老师们的团队意识,使教学研究更具魅力与凝聚力,让教研真正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音乐与心理课老师同时积极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用爱心和耐心全心全意为每一位范中学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审阅:贾福民
撰稿:武树荣 刘媛 张美玲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