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1 班 苏丽娜
晨光熹微,将远处的宫殿渲染渗透。晨雾像一席纱,鸟翼划开远方的云。几缕阳光便从缝隙间流溢下来,为万物镀上浅淡的碎金。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我面前的这个粉面团子应该是李渊——灭隋建唐的李渊。
2566年,VR 技术日渐成熟,技术公司推出 “真实地再现过去,体会过去”主题活动。作为研发人员,我是该项目的体验者之一。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只有 12个时辰的体验时间。
我深吸一口气,心里暗暗鼓励自己,缓缓带上了 VR 仪器——我定了定神,手尖有些颤抖却也坚定的选择了唐朝 。封建也开放的唐朝。
想到一直以来社会男女不平等问题及女权问题。我想要这个问题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所改变,位高权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捷径。而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所以我的性别选择是男。
由于前段时间的研发投入过度,当我还在纠结于身份选择时,身体虚晃,不小心触碰到了按键。
过去的历史如同走马灯似得飞快闪过,令人眼花撩乱。
昏昏沉沉,恍恍惚惚间我来到了这里。
公元581年,杨坚废掉周晋帝,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隋。
我看着李渊懵懂的双眼里闪烁着不解。那些以前他只是在书里看到过朝堂之上、君臣之间,一幕幕的阴谋诡计和残忍杀戮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一边是姨父,一边是表姐和外甥。很多人告诉他,家庭要和睦,可是现在……
我看着他怀着这矛盾的心理,一步步成人。
升迁,做官,官运亨通。
公元604年,太子杨广谋杀了隋文帝后当上了皇帝,是为隋炀帝。
杨广当上了皇帝,踩着他父亲的尸体。
杨坚诛杀北周皇室成员得到了帝位。
小时候,姨夫与外甥之间的斗争,似乎再一次的浮现在眼前。
但各种起义的失败使李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于是他韬光养晦,故作愚蠢,得民心,所向披靡。
617年,李渊公开起兵反隋。
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日子要一天天过,历史要一步步推进。在此期间,我从未打扰过李渊,我看着李渊按着历史轨迹一步步地走,事情也按着他所希望的一步步发展。
623 年,他统一了全国。624 年,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开始实施。
泥污满面尘满身,恸哭嘶哑声凄异。还没来得及开怀,他嘴角的弧度在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诛杀,其家眷男充兵,女为奴之时缓缓向下撇,他的面色开始变得凝重。
但他的早期经历似乎可以使他很快释然。一个朝代想要做到万世永存,需要这样的君主,这样倨傲隐忍、冷毅持重、弓马娴熟、杀伐果断、霸业鸿祚常怀于心、无所畏惧不顾亲情的君主。
同年6月7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
8月9日,李渊退位,自为太上皇。
唐朝一步步向盛世走去,李渊的身体也一步步向下垮。其实说心中不介意是不可能的,看着骨肉相残,他的心里并不好受。
635年李渊去世。
“要改变吗?”我在内心悄悄地问自己。并没得到肯定的回答。
李世民在旁边看着他记忆里刚强的父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弯了腰,驼了背。鲜红的血丝爬上眼球后,便再没有消散。
父亲也曾在冬日里陪他看雪花交舞,夏日里看繁星在墨蓝中闪光,春日里看期蝶奋力飞,秋日里看夕阳在沉默中燃烧爆发。
父亲在时,李世民北征突阙,进兵西域,无所畏惧,可一恍然,什么都变了,但又似乎又什么都没变。
望着李渊浑浊的双眼,我有些不忍。
“要改变吗?”我再次在内心询问自己。
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那么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我害怕历史慢慢脱离原先的轨道,我想改变,但我又有些无措。
我看着李世民眼里的光一点点的流逝,玄武门的阴影,终其一生不能摆脱。
我听见我问李渊“你想看看今后会发生什么吗?你想看看唐朝的盛世吗?我来自未来,我可以帮你。”
这听起来像潘多拉的魔盒,不知后果,引诱着我,也引诱着他。
李渊没说话,但我很快感觉他对身体的掌控力开始减弱。我掌握了他的身体。我尝试动了动手指,但没有人发现这细微的变化。
伏案灯影幢幢,昏昏暗暗。外面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雨,雨水顺着屋檐淅淅沥沥落下,声响荡开了涟漪,荡进了心间,飘落无声。
我平静地看着李世民有些崩溃地朝着御医发怒,质问为什么没有医好他的父亲时,我突然咳嗽出声,紧接着一大堆人围在了床榻边,密不透风。
我看着御医瞪大眼睛,想上前又有些畏缩,颤抖着指腹覆上我的手腕。
我扬起手臂,有些不耐地甩开了他,吩咐他们都离开,只留下了李世民一人。
我看着他呆滞的望着我,声线有些颤抖,言不成句。
李渊的一生如同电影回放一般,一帧帧的在我脑海里铺展开来,我将李渊这一生的心得与体会慢慢的讲给他听。
我还想告诉他,我相信他,相信他可以带大唐走向繁荣时,突然出不了声了,我看着李世民的嘴一张一合,看着他眼角默默流下眼泪,然而我却无能为力。
求神问卜,占星观月,他们将此解释为是奇迹,认为是祥兆,大唐万世无疆。
其实我觉得理解为回光返照更好。
李渊死后发生的一幕幕,按着历史的样子,一步步地走。
我轻声询问李渊要不要跟着我,一起去看一看他亲手筑建的城堡会有多么华丽。
两个意识的互动,好似我们变成这个世界的旁观者。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并没有因为一个人的生与死而停下脚步,一切都随着本该有的样子发生着。
听大漠铃音,看塞外残阳十里连营;听鸣镝啸厉,看军队激战狼烟四起;看武则天进宫,受封才人,看灭高昌焉耆龟兹,看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看李世民出征高丽。
649 年,太宗李世民去世,高宗李治即位。
在李治与长孙无忌的甥舅权力斗争,李隆基诛灭太平天国集团之后,事情便意外的顺了起来,大唐在贞观之治后继续走向盛世。
唐高宗开疆扩土,大唐疆域达到极致。
很快,女皇武则天奋斗一生,实现女主天下,千年以降,绝无仅有。
我从来没有忘记我是为女权而来。武则天改变男尊女卑,其实有一瞬间,我是想用我现在的力量来改变的。但是看着那母子情,君臣意,化作廉价的眼泪,伴随着祭奠中缭绕的香烟,酒落在冤死者的灵牌前时,我问李渊“感觉怎么样?”他坚定地告诉我“李家天下,万世恒昌。”
我看着他不可一世自信的样子,这时,不吭声的成了我。
我迟迟没有行动,其实上次的行为还是有所改变的,我看着时间变速向前,推动着事件快速发展。
改变历史带来的种种变数,以及对未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也许我在害怕。
我没出声,看着韦皇后,上官婉儿,太平公主走向历史舞台,突然想起了戏曲里唱的巾帼不让须眉。
她们说的不是女权,是平权。
我感受到李渊内心的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似乎有些许触动。
李渊默不作声看着开元盛世的出现,看着唐朝日渐衰落。
懿宗李涯骄奢淫逸,朝廷昏庸腐败导致桂林兵变,进而引发庞勋起义,帝国陷入战乱之中。
西宗李儇紧步其父后尘,吃喝玩乐样样具全,酿成王仙芝,黄巢相继起兵,农民起义波及全国。
随之而来的藩镇割据,拥兵自重,相互伐征不断。
大唐帝国支离破碎,昭宗李晔虽英气逼人,有力挽狂澜之志,无奈帝国大势已去,铲除权宦失败被朱全忠杀害,地方割据已成事实。
碎骨盈地,战马悲鸣,寒气追骨日迫西;烈烈北风,旌旗坍倒,大军溃退如蝼蚁。
907年,朱全忠杀死李晔,立李祝为傀儡皇帝,并接受李祝禅让称帝建立后梁。
908年,朱全忠毒死李祝,大唐帝国,走向灭亡。
“天光弥散,无人呈祥。”
从公元 618 年,李渊接受杨侑禅让称帝开国,一直到公元 907 年唐哀帝李祝禅让朱全忠为止立国 290年。
随着 12个时辰靠近尾声,我回到了2566年,急剧的变化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望着同事们吃惊的脸,我有些不解,直到给我递来了一面镜子——一夜竟已白头。
我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历经沧桑,风沙沉戟,回看百年兴衰也不过是黄梁一梦。
看他起朱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实况转播器的屏幕泛着蓝光,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我看着李渊面露痛苦,我看着他疯狂呐喊,我看着他瘫坐在地,泪流满面,看着他像失去鳍的鱼,没有方向,没有希望,无力又无奈地直直坠往海底,消融在历史长河中。
“历史的进程,虽然有人的作用力,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是为满足人的情感需要而设置。何况,是他呢?”同事看了一眼我花白的头发,有些无奈,笑着说。
史书缭乱,装不下这兵荒马乱的朝,当真是那些鲜活的,热血的人物与事件流进了漫漫历史长河中,剪不断,理还乱。
当时的痛与愁,种种滋味,也只能埋在他们的心中了。
他们缩在史书的一角,用只字片语书写着一生,只是他们的故事注定要比那些感天动地、曲折离奇的戏剧更加精彩动人,因为这才是不完美但真实的历史。
我缓缓低下了头,手指无意识的做着开合动作,死盯着掌心里的纹路,默不作声。
“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也知睡足当归去,不奈溪山背客何……”同事突然吟起了诗,脚步声越来越轻,消失在耳际。
“是呀,何况是他呢。”
我扯了扯嘴角,努力牵起一抹笑。笑两千多年前的他,也笑两千多年后的我。
王朝的沧桑巨变,历史人物的兴衰荣辱,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唯一不变和有价值的是内心真实的自己。
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武则天的千锤百炼,李隆基的励精图治,他们呈现给我们的是无比的强大,但安禄山的狼子野心,杜甫的落寞孤寂,李晔的彷徨无助,也暗含着历史最终走向。
我们无法从历史中抽取任何一份存在,我们能做的只有仰望,只有致敬。
(指导教师 郭振风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