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2高三语文组教学初赛总结
范亭中学教师 张小红
2012高三语文组教学初赛已经落下帷幕。活动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教师的热情参与,从选题到一次次的磨课与研讨,我们组形成了以本次活动为载体的浓厚的教研氛围,活动中教师们能积极参与观摩活动。现对本次活动做一个小结。
第一,本次的活动体现了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如孟祥青老师的幽默,张振国老师的抑扬顿挫,刘彩平老师的严谨,武建美,杨长清老师在课堂中的投入与专注,胡春情老师的才气,均给观摩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与高考接轨紧密:大家针对高考要点和热点,各自突出重点,在习题中大多引入历年高考题型。如武建美胡春情老师在课堂上大量引入高考真题,使得学生练习有的放矢同时也增强了应考意识,所以这次大赛是及时的,也是成功的。
第三,课堂中充溢着浓浓的语文课的味道。语文教学目的是一个多元的结构,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开发智力,以至立德、审美都是其宽泛的内涵。可喜的是在本次大赛中,课堂中充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如武建美等老师用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板演,刘彩平等老师让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或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体会修辞的作用,这些做法都抓到了语文课的本质。
第四,本次活动的课堂教学都抓住了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和情感交融较好,教学气氛宽松,学生交流活跃,能分享见解,情感得到积极的引导和体验,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得到增强。
可以说这是一次实效性非常强的教学活动。其实竞赛本身以及竞赛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是在竞赛的过程中引发思考,有所提升,这些课让我们每一位参与者都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当然,也留下一些遗憾的地方,值得我们反思:
1、个别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定位不准。如有的课堂教学目标不清晰,做为老师,我们要以一个学生角度来思考:“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但一部分课堂让人觉得没有太多的收获,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语文老师解读教材是第一步,钻研好教材,方法也就出来了;再者一定要研究教学的本质,我们最终要让学生获得什么要清楚,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
2、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上还存在问题,阅读教学中没有完全走出内容分析的套路,一堂课中问题连绵不断,一个接着一个,而且多数都是不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有的教师是努力想走出,但教学中又落入俗套,不能调动学生用心去领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用情去感受,语文的整体功能都会在分析中丧失掉,而学生能得到是只言片语。
3、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意识还不够强。我们语文教师习惯了以一个主人的身份来到课堂中,太过强势,挖个坑让学生往里跳,教师讲的太多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关注学情的课不多,多数停留在口号上。目中无学生,教师忙着走教案、,难见到课堂上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师生争论探究的场面。教学中学生无问题,无思维碰撞,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大打折扣。无自主学习,就无精彩的生成,必然没有教学的高效率。
4、创新的意识不够强。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结构还是比较陈旧,我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们要敢于创新,这种创新并不是缺失语文味的创新,而是一种真正的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创新,是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主人的创新。
5、教师的基本功还有待加强。有的老师读错了字,较多老师的提问指向性、准确性、梯度性、启发性不够强,导致学生或无从下手,或答非所问。评价语言过于生硬,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语言感染力方面还须不断加强。
“一枝一叶总关情”希望我们语文组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为范亭中学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