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山西省范亭中学教师 王跃生
2014年,教育部全面启动对2004年开始实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工作。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语文等课程标准(2017年版)》,标志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正式面世。笔者认为,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就需要改变,也必须改变,才能顺应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 新课标 师 生 授 习 角色转变 集体教研
语篇 词块 合作 展示
教学,教学,就是指教师和教授,学生和学习。就是指师与生两种角色,授和习两种行为。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这两种角色和这两种行为必然会发生很大变化,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下面我就从师、授、生、习、这四个方面,浅谈自己对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如有不妥之处,望请赐教。
第一个字是“师”:
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我们教师绝不能穿旧鞋走老路,否则会被淘汰的,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首先要加强学习,学教育理论,学信息技术,跟上新时代步伐。
江西教研室曾在去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在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什么?数据显示,55.2%的人认为教师最重要,之后才是生源、教材、管理和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在一所学校中,对教学最有意义的是教师或者说优秀教师。
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三全、两高、一大”的概念。其中,“三全”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这也意味着,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学习和熟悉信息化设备使用和操作,思考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功用,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
二、转变角色,更新观念。
我们也要明白,教师已不再是过去课堂上单纯的传授者,表演者。我们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督促者、引导者、陪伴者、指导者和咨询者。课堂教学要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走向组织引导学生学习为主,导的作用要增强,讲的作用要弱化。课堂的主体也应该是由以学生的展示合作讨论探究为主的;教育评价也要由量化评价为主走向以质性评价为主;从知识和技能评价为主走向能力和态度评价为主。
第二个字是“授”:
一、未来英语口语考试会成为教学发展的方向
首先,口语标准化将成为可能。智能口语工具的应用,就是用非常智能化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学习行为数据跟踪、学习习惯跟踪,之后做出评价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学生数以十次、百次、甚至千次的同机器对话,也不会有任何的心理障碍,反而增加学习的成就感。所以作为一线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音视频材料来纠正读音和语音语调,而且要尽可能用全英语组织课堂。引导学生把口头英语挂在嘴边,能够随时说,随时用。要知道,标准的语音语调,一口流利的口语,能使学生自信,能增强语感、提高语用能力和学习能力。
那么,未来英语口语考试会成为主流或者教学发展的方向吗?答案是肯定的。未来口语智能软件将逐渐实施到日常教学中,口语考试一定是今后的趋势,毕竟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如果不把它说出来,就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作用。”
二、集体教研,共同探究,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
“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这样一个过渡期,教学中无现成的经验可循。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费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只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研究,共同进步,抓好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的课堂教学将成为主流
在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设计一系列与语言、思维、文化、策略等相关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个语篇存在于一个module或单元中,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探讨单元和语篇所要表达的作者态度,所要弘扬的价值观等意图。即先理解主题意义,再查看语篇作者的选词依据、语言风格等。因此,语篇教学要从三个角度来设计:理解语篇、对语篇作出反应和创造语篇。(1)、理解语篇。传统的阅读课是教师设计好问题,牵着学生一步步理解语篇大意、结构、细节等。而英语学科素养则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思考,进行深层次学习,对理解语篇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设计问题时,要求有深度、有意义,同时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推理、探究的品质。比如理解语篇作者选词的目的、语篇反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探究。(2)、对语篇作出反应。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每位师生在读完语篇之后,都要针对内容作出反应,比如认同度等。(3)、创造语篇。创造既包括口头也包括书面。比如在学习影片后,把自己的思想感悟说出来或写出来,就是创造语篇。
目前,我们拿着旧教材,面对新课标,不久还将面对新高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地整合及使用,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的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学会自我管理,包括学习和情绪上的管理,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词块或词汇链将成为英语词汇教学的“新宠”
本次新课标对词汇做了调整,水平二要求的词汇量是3000,含义务教育阶段的1500个单词。高中必修应学习和掌握500个单词,累计达2000。选修课程应学习和掌握1000个单词,累计达3000。跟原课标的3500个词相比,看上去是降低了要求。但事实上,此次高中课标对词汇提出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词汇的意义用法,还要理解语篇作者在生产语篇过程中有意选择词汇语法的意图,包括词汇背后反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隐喻义等。比如:在一篇文章中,开头部分有这样一个句子Our father was a struggling lawyer, 而在文章结尾处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When he realized I Had made up my mind, he said, “Richard, when I was 23, my dad persuademe to go into law. And I’ve alwaysregretted it. I wanted to be a biologist, but I didn’t pursue mydream . You know what you want. Go fulfill(实现) it.” 前后一对照,我们不难看出struggling这个词就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在生产语篇过程中有意选择这个词汇的意图。
此外,在新课标背景下,词汇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建立词汇链或我们也称之为词块上,旨在强调词汇的衔接与连贯。
日常教学中,我们的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做题时不会,看到答案后,恍然大悟,一切皆柳暗花明。这就说明学生学的知识比较散乱,呈碎片化状态,不系统,不条理,这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建立词块,建立自己的词汇链,这其中就包含有语篇中围绕主题的词汇的重现,以及一些近义、同义、重复、省略、上意、下意等词汇学习策略。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字母a,会不会联系到an\the\零冠词,以及这些词的用法。再比如,我们看到单词worth,会不会想到worthy和worthwhile,以及它们的用法,看到be worth doing,会不会想到主动形式表被动意义的其他用法等等。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语言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三字是“生”:
在新课标背景中,学生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聆听者、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了教师的合作者、独立的思考者、主动的获取者、以及信息资源的发现者和设计者。其学习的方式也将变得更加多样化,比如: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体验探究、展示交流、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探索发现等等。通过教育和学习,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和发展。
第四字是“习”:
以前的英语课程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新课标中英语学科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也就是说,之前的目标只是一个学科本位的目标,而新课标让我们进入了一个育人的阶段。学生通过对英语课程内容的学习,促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学生的学习形式也由班为单位转向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的起点也由课本/课堂听讲转向研读学案;学习过程也由记知识、做习题转向读材料、做事情;课堂教学也由老师教、学生听转为师生共同展示和合作探究。
当然,师与生、授与习的关系也不容忽视。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师生是学习中的合作者,是引导者与参与者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当然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也应该是协调一致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总之,随着新课标的面世以及新课改和新高考工作的推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将必须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如何为学生设计更有驱动力的学习任务?如何选择更能覆盖知识点的问题?如何能使小组评价更有激励作用?如何让课堂中的展示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讨论与深度探究?如何命制一份更能测评学生判断能力、推理能力的试题?等等。这些挑战都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埋下头来,去研究、去探索,去攻克一个个难题,真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