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寻先烈革命足迹 悟英雄爱国情怀

寻先烈革命足迹 悟英雄爱国情怀

2018年12月04日 10:10:48 访问量:431

寻先烈革命足迹  悟英雄爱国情怀

——太原吕梁兴县岢岚续范亭革命足迹寻访记

谨以此文纪念续范亭将军诞辰125周年

为了筹备纪念续范亭将军诞辰125周年的活动,推动续范亭革命事迹的研究和续范亭纪念堂的发展,程俊杰校长决定和我一起去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商谈对续范亭的研究,成立续范亭研究会的一些相关事宜。约好1122早上七点半出发。

早上七点,司机师傅二毛早早地就发动了汽车,并把车子擦得油光锃亮,等在了校门口。七点半,我们准时出发,车行的非常平稳。程校长在车上再一次定位和安排了与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的有关领导进行商谈的具体事宜,并特别强调,此次商谈关系到今后续范亭的研究和纪念堂的发展,是一件大事,一定要慎重。

上午9时,我们如期到达了近代中国研究所的办公楼,山西大学商学楼下面,简单地准备了一下,我们进入了研究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近代中国研究所的大牌子,然后就是很有历史研究色彩的一些建国初期政府批文影印件的牌匾。顿时一股浓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一种想要研究研究的冲动。因为研究所所长岳谦厚教授打电话说有事要晚到一会儿,我们俩利用等候的这点时间,很是研究了一番,对续范亭的研究和纪念堂的建设也颇受启发。

一会儿,岳谦厚所长就到了。岳教授非常热情,双方简单的寒暄了一下,程校长就直入主题,说明了来意。岳所长表示非常支持,要尽研究所的最大力量帮助开展续范亭的研究。并明确表示要把支持落到实处,近代中国研究所要在续范亭纪念堂设立“续范亭研究中心”,还要支持和促进“续范亭研究会”的工作。听到这些,我的一颗心才掉到肚里。心想,有近代中国研究所的支持,续范亭纪念堂将会有一个更加长足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商讨了一些续范亭研究方面的具体事宜。在这个问题上,岳所长谈了很多,他认为纪念堂的发展,不光要重视它的教育功能,还要重视续范亭的研究,要两条腿走路,把纪念堂建设的非常厚重;这一点也与程校长对纪念堂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对续范亭的研究,岳所长也谈了很多,特别谈到了研究要重史实、重史证,要在续范亭生前活动过的地方多了解、多走访。当了解到我们在这方面恰恰有不足、有困难时,岳所长给我们介绍了吕梁市“晋绥边区文化研究院”和“晋绥兵民博物馆”,说这儿有我们需要的续范亭生前的很多史料,并当即给研究院的郝宏武院长打电话引荐我们。当得知郝宏武院长今天刚好在研究院的消息时,程校长当即决定今天就去吕梁,去拜见郝宏武院长,去参观“晋绥兵民博物馆”。

上午十一点半,告别了岳谦厚所长,我和晋绥边区文化研究院的郝宏武院长取得了联系,我们就马不停蹄驱车向吕梁市进发了。在路上,程校长调整和规划了接下来的行程,初步决定用两天时间,从吕梁开始沿着续范亭生前主要活动的兴县和岢岚走下来,追寻先烈的革命足迹、感悟英雄的爱国情怀;并说这条路线,也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6月在山西考察时主要走过的扶贫路线。

中午,我们三个人在路上简单地吃了点饭,司机二毛就又很快驱车上路了,原估计下午三点左右到达吕梁,结果不到两点就到了。进入晋绥边区文化研究院,郝宏武院长已经等候在办公室门口了。简单的寒暄后,郝院长给我们介绍了研究院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就直入主题,讲开了他对续范亭的研究和与续范亭有关的史料收集情况,并搬出他收集的很多史料和我们交流。看得出来,郝院长对晋绥边区历史的研究很有造诣,对晋绥边区革命史料的收集也很有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从郝院长的谈话中,你能深深地感受到他对晋绥边区革命先烈的那份崇敬之情,也能感受到他对传播红色文化的那份执着追求;而对晋绥边区历史的研究和史料的收集,也正是我们想要的,所以双方谈了很久,非常融洽。

交流结束后,郝院长又陪同我们参观了晋绥兵民博物馆。一进博物馆,正面墙上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进入展览区,我们首先被博物馆内展览的那么多革命文物史料所震撼。我初步估计有上千件,一问郝院长才知道有六万多件。据他说,这些文物史料都是他个人收集的,他原来是搞企业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晋绥边区的一件史料,经过一番研究后,便被晋绥边区的历史所感动;从此,就关闭了企业,走上了晋绥边区文物史料的收藏之路,这一走就是29年。我们深深地被他这种执着的追求和传播红色文化的精神所感动!展厅内的第一件展品就是民国三十三年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安排机关人员生产的的一份公函,仔细研究这份公函的内容,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机关干部和农民打成一片,积极参与农事活动的干劲。

在续范亭将军的展区,郝院长停留的时间较长。他首先给我们讲了与续范亭有关的一些文物史料的收集情况,也讲了通过研究这些文物史料得出的对续范亭将军的认识。通过郝院长对续范亭文物史料的深层讲解,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铁骨铮铮、为国为民的续范亭将军就站在面前。参观一直持续到傍晚六点半才结束,天色已经黑了,郝院长再三挽留我们住下,程校长都婉言谢绝了。我们还要连夜赶到兴县,明天一早就能早早地参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了,真是辛苦司机师傅二毛了!

到了兴县,已经晚上八点半了,我们找了一个离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较近的宾馆住下,简单地吃了点饭,洗漱完就休息了。一天的奔波身体确实感觉累了,可我却怎么也睡不着,心里总是回想着一天的参观学习,想着从支离破碎的文物史料中看到的一个个先烈大公无私、为国为民的身影,想着从只言片语的历史文献中发现的一个个英雄敢于担当、鞠躬尽瘁的精神。是呀,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多少个像续范亭将军一样的先烈和英雄呀,正是他们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支撑铸就了我们的民族脊梁!

第二天早上不到七点就醒来了,洗漱完正在整理东西,程校长已经在门外叫吃饭了。简单地吃了早餐,我们就踏上了去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所在地蔡家崖的路途。在路上,程校长问昨晚休息好没有?我说好长时间睡不着;他说他也一样,早上六点就醒来了,已经写好了一篇文章,还准备好了下午的会议内容。正说着话,车已经到了纪念馆广场,刚好纪念馆也开馆了,这时是上午八点。一下车,看到的是纪念馆门外的大型壁雕,很有气势,形象地刻画了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解放战斗的场景。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主要分两部分,晋绥边区行政公署旧址和晋绥边区纪念馆展馆。我们首先进入的是晋绥边区行政公署旧址,院子很大,是一处三进院,据说是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副主任牛荫冠捐出的自家房子。一进院子较小,现在主要是工作人员办公区域。二进院子大了点,是晋绥边区主要领导的住处,正房是续范亭、罗贵波和牛荫冠的住处,房子不大但很深。我们在续范亭的住处驻足了很久,试图从这间房子里看到些什么。房子里面很空,陈设非常简单,只有一床一桌,但我们却似乎看到了续范亭将军拖着病体坐在办公桌前批阅文件和坐在床上与同志们谈心的画面;我们也似乎感受到了续范亭将军为国为民的精神思想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弥漫在整个房间。是呀,这是续范亭将军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作为范中人,站在这儿倍感亲切!

三进院子是晋绥边区的办公区域,院子很大,房子虽然是窑洞,但也很宽敞。一排正房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的路居之处,东房是晋绥边区行署会议室和礼堂,西房是晋绥边区行署的办公区域和《晋绥日报》编辑处,紧挨编辑处的一所小房子就是当年著名的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处。

参观完晋绥边区行政公署旧址,我们来到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的展馆区。一进展馆,程校长就联系展馆的讲解人员。几个讲解员听说我们是从续范亭纪念堂来的,非常热情地引我们见到了展馆宣教部康彦红主任。康主任更是热情,马上给我们安排了展馆的金牌讲解员小王,并叮嘱小王一定要陪我们参观好。小王口齿伶俐,普通话讲的很好,讲解也非常动情。她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展馆的大致情况: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是全国惟一全面反映晋绥边区党、政、军、民革命斗争史的综合性国家级纪念馆,于1962年建馆。现在展区面积有4800多平方米,馆内藏有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目前收藏总量为4100余件,不少文物和图片资料弥足珍贵,为全国少有或独有。然后她引导我们来到了展馆大厅,只见以贺龙为主体的大型群雕像矗立在大厅中央,三面墙壁上则是大型的壁雕,再现了当年晋绥边区革命斗争中的几个重要场景,很有气势,非常震撼!这时只听小王介绍说,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纪念馆就是从这儿开始的,他在展厅内停留了43分钟,咱们今天也顺着总书记的参观路线进行参观学习吧。

在小王和其他几个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开始了对展馆展出内容的参观学习。我们了解了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大致情况和晋绥边区的作用贡献,还了解了晋西北军区和晋绥军区的机构沿革和晋绥军民支援解放战争的贡献。当小王讲到中央要求晋绥边区军民给前线筹措700010000担粮食,而晋绥边区军民却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筹措了1.5万担粮食时,她动容了,我们大家都动容了!是呀,可以想到当时边区军民的生活本身就非常艰苦,可即使如此,还是最大限度地支援前线,这是一种何等的奉献精神,何等的革命热情呀!

大家边走边学习,边走边讨论,不知不觉间三个小时过去了。参观学习结束后,我们又回到了接待室,与康彦红主任做了道别,并相约两馆之间要经常进行交流学习,把晋绥的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充分地挖掘出来,传承下去。

离开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已经上午十一点半了,我们一点都不敢耽搁(因为,下午四点程校长还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必须四点前赶回去),驱车向最后一个参观点,暂一师师部所在地岢岚寺沟会村奔去。司机二毛开车非常专注,所以车行很快却很平稳 ,一个小时左右就进入了岢岚县的地界。这时,只听程校长说:“去年习总书记就是从这条路进岢岚的,并走访了岢岚的三个川。”正说话间,车已经下高速离岢岚县城不远了,这时已将近下午一点。程校长又说:“寺沟会村离岢岚县城有十几里地,咱们赶时间,还是先进山参观,然后再吃饭吧。”

汽车行进在山路上,有点颠簸,看着山路两边的大山和河谷中的大石,觉得这地方真是太贫瘠了!而当年续范亭将军领导的暂一师在这儿行军打仗是不是更艰苦呢!这时汽车又巨大地颠簸起来,忽然,我想到了当年续范亭去岚县会见了贺龙,开完军事会议骑马回来时就是走的这条路吧。也就是说,在这条路上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马背诗:

赠贺龙将军

体国公忠似赵云,坚强活泼更超群;

云龙气概难比拟,李牧廉颇两将军。

那么艰苦的环境,那么复杂的形势,还有这样的心境和豪情,这是何等的气魄和胸怀呀!这时,只听程校长讲起了他是怎么偶然发现暂一师师部这个所在地的事情:“去年,我回老家,有一天得闲,因为以前听老家人说暂一师在印疙瘩山附近活动过,又听说印疙瘩山下寺沟会村有个刘银生老财家的院子很气派,于是就带着家人去了。到了寺沟会村找到了刘银生的院子,是一处倚地势而建的后高前低的三进院,已无人居住。虽然房子已经破败不堪、非常零落,但仍然能看出昔日的风采和气派。印疙瘩山就在村子旁边,山顶是方方正正的一块红色岩石,就像一块大印放在了山上,印疙瘩山也因此而得名。据说山顶还有一颗树,就像印章的穗子,可我没有看到,于是就问村里的老人,说很早就被暂一师的士兵砍了,还说你现在站的院子就是当年暂一师师部呀。这才得到暂一师师部就设在刘银生大院里的情况。回到岢岚后,我就找了县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一情况,并建议进行修缮。”正说着,车已经到了寺沟会村的村口,我们把车停在村口,在程校长的引导下沿着石头路走着进村。只见印疙瘩山就在寺沟会村的背后,山顶一块红色的方块岩石,还真像一个大印扣在山上,虽然光秃秃的,但很有气势。这时,司机二毛问一位老乡:“山那面是什么?”老乡说:“全是大树。”真是奇怪了,山这面光秃秃,山那面却全是大树,自然界就是这么神奇。

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了院子门口,大门锁着,看得出正在修缮。村里人说钥匙在村支书手里,因为赶时间,所以我们就没有找村支书开门,只在房子周边看了一下,程校长给介绍了他当年看的情况,说续范亭就住在西边这间屋子里。虽然没能进院里看一下,但仍然能感受到院子的气势,也能感受到当年暂一师在这里的抗日豪情。

院子外面有一口井,已经进行了修缮,司机二毛很好奇,上了井台,想看看还有没有水,揭开井盖一看,很是惊奇地说:“还有水,还很多。”是呀,这是当年暂一师官兵和续范亭将军用过的井水,多少年了现在还源远流长;他们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不也像这井水一样永远流传下去吗!

看着看着,时间已到下午两点左右了,我们只能带着点遗憾匆匆离开了寺沟会村。在归程的路上,我们简单地吃了点饭,一点都不敢耽搁,快马加鞭地往回赶。坐在车上,很长时间大家都没有说话,当车从五保高速转入二广高速时,只听程校长说“我们这两天追寻先烈的革命足迹,感悟英雄的爱国情怀,这不是对续范亭将军诞辰125周年最好的纪念吗!”

下午四点前,我们准时回到了学校,程校长又急匆匆地背着包开会去了。

今天是续范亭将军诞辰125周年纪念日,就以此文做为纪念吧!

 

 

                                                                                       王士会

20181127

编辑:白鹏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山西范亭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原平市前进西街1987号 电话:0350-822220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