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范亭与范亭中学
范亭中学第一副校长 常玉玺
范亭中学宣传科科长 武树荣
续范亭是伟大的爱国将领,范亭中学是以伟大的爱国将领续范亭名字命名的学校,凡是对续范亭和范亭中学稍有了解的人就一定知晓这个史实。但范亭中学是续范亭生前就创办,还是续范亭去世后才命名?为什么学校以续范亭的名字命名,而不是以其它名字命名?对于这两个问题,恐怕有人就不一定知底知里了。今年是续范亭将军诞辰120周年,在纪念续老的同时,我们作为范亭中学的师生和革命的后代有必要弄清上述两个史实。
一、 范亭中学是续范亭生前亲手创办的
校名的命名法则常有两种:以地名命名的和以人名命名的。以人名命名的一般是后人缅怀纪念已逝的伟大人物,而范亭中学的命名则与历来的命名法则有所不同,没以地名命名,也没以去世的人的名字命名。而是以续范亭的名字命名,建校时续范亭尚健在,时任晋绥边区行署主任。
续范亭1893年11月27日出生于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今属定襄县),17岁时入太原陆军小学,加入同盟会。在辛亥革命、讨袁倒阎斗争中,成长为杰出的民主革命斗士。1935年冬,因愤于国民党“攘外而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于南京中山陵剖腹明志,冀以一死唤起当局和民众抗日。这一事件引起国内外强烈震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后人常常以为,续范亭当时已身亡。其实不然,续范亭在中山陵剖腹后,守陵卫兵及时发现,经抢救保住了生命。之后,续范亭又活了12年。在这12年中,他阅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著作,接触了不少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一步步走向革命,一步步由新民主主义斗士成长为一位共产主义战士。1939年,他跟反动军阀阎锡山彻底决裂,投奔共产党,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1月,晋西北行政公署(后改称晋绥边区)成立,该任行署主任。在其任主任的6年中,一方面带领边区人民开展生产建设,解决军需民食,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另一方面,大办教育创办学校,为革命培养干部、教师及后继人才。
范亭中学就是在这段时间创办的。1945年秋,抗战胜利,全国人民欢呼雀跃,希望过上宁静幸福的生活。可是,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蒋阎匪帮一面大搞反革命宣传,一面军事上制造事端,内战危机一触即发。为了和蒋阎集团争夺青年一代,为党培养军政干部,中共晋绥分局根据中央意见并征得续范亭同意,在忻崞一带创办以续范亭名字命名的“范亭中学”,并决定由曾经担任过范亭秘书的温宗祺同志任范亭中学第一任校长。
范亭中学开学前一天(
1947年春,校长温宗祺还曾赴兴县,当面向续范亭汇报了学校的详细情况。时范亭病情很重,但他还是强忍病痛,听完了汇报,并做了殷殷嘱托。
范中首任校长温宗祺说,范亭中学“是翻天覆地变化了一个时代的,经过千万人鲜血灌溉出来的,劳动人民自己的学校,胜利来之不易,小小的范中也是血海中之花、白骨山之果。”续范亭不仅创建了范亭中学,并在有生之年为捍卫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范中这一果实倾注了他巨大的精力。
二、 以续范亭名字命名校名是名至实归
晋绥边区为什么要创建一所以续范亭名字命名的学校呢?
晋绥边区是保卫延安的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与蒋介石集团争夺青年一代的战斗中,党中央决定办一所以时任晋绥边区行署主任续范亭的名字命名的中学,由他举起范亭中学招生的大旗,具有很强的号召力。首先是因为续范亭有传奇经历。他出生于清朝,经历过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激烈动荡、政治激剧变革的时期。他学生时期就加入同盟会,逐渐成长为民主革命斗士、国民党元老,最后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不断追求真理、追求光明、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的人。其次是因为他爱国至深。他一生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奔走呼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面对“民气将尽,国将不国”的残酷现实,面对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政策,面对“长袍、短袖、行尸、走肉”者的麻木不仁,在多次呼吁无果的情况下,不惜以自己的身躯惊醒当局、唤醒国人抗日。这是他以身许国,对民族和国家爱之深、爱之切的壮举。第三是因为他威望崇高。他是辛亥革命“华北革命巨子”续西峰的族弟。在“北伐大同”中初露锋芒,“倒阎之役”中任国民第三军第六混成旅旅长,后任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一步步成长为军队重要领导人物。“九·一八”事件后,出任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参谋长,后任新编第一军总参议,以特殊身份参与了“西安事变”。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以二战区高级参议身份赴“晋北督战”。国共第二次合作后,他担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占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任暂编一师师长期间带领将士歼灭日寇7000余人。1939年平息了阎锡山集团的“晋西事变”。任晋绥边区行署主任后,加强边区建设,巩固了刚刚建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权。他与国民党高级将领有交往,与共产党领袖、高级将帅有交情,在国共两党中享有崇高威望。第四因为他是诗文高手。续范亭不仅是一位革命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很有造诣的诗人和文章高手,遗存的诗作260余首,言简意赅、言论明晰、义正词严、辛辣泼刺、力透纸背、惊顽立懦。文章《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和《警告中国抗战营垒内的奸细分子》等文章,被毛主席称为“奇文”,是射向敌人的梭标和投枪。以这样一位博学大儒的名字招兵买马,号召力可想而知。第五是因为他品德高尚。他是集各种学说与做人美德于一身的道德典范。既有正人君子的浩然正气,又有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既有中华民族的各种传统美德,又吸收了外国文化的优秀成分;既有礼仪廉耻的儒学功底,又兼容佛家学说的仁慈精神;既有自强不息、御侮图存的民族气节,又有勇往直前的时代精神,多种美好品德在他身上集中体现。
三、创建范亭中学彰显共产党智慧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我党我军坚持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武装斗争。面对敌强我弱的斗争形势,确立了首先在敌人统治相对薄弱的地区建立根据地,然后巩固、扩大政权,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部署,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战术上则运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等游击战,灵活机动的保护自己,消灭敌人;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面对国民党的假抗日、真内战企图,对其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最终经过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赶走了小日本,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显示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巨大威力,彰显出共产党人的聪明才智。同样,范亭中学的创建于壮大,仍然依靠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共产党的智慧。其一,晋绥边区有党、政、军三大块,党的领导为罗贵波,军队领导为贺龙,续范亭为行政领导。按理说,三人中以谁的名字命名都可以,但基于特殊的形势,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最佳人选是续范亭。以续范亭名字命名国共双方都能接受,于办学有理、有利。其二,创建伊始就称“私立”而不称“公立”。1945年8月,抗战胜利,
晋绥边区的重要战略位置和紧迫的战争形势促成了范亭中学这样一所干部速成中学的建立。这是晋绥边区及其主任续范亭在党领导下,在非常之时、非常之地、以非常智慧建立的一所学校。续范亭将军高瞻远瞩,为我们国家和后代创办了范亭中学,给我们几代人提供了学习成材的机会,这是一件对中华民族功在当世,利及千秋的万世伟业,是续范亭同志不朽的功勋之一。续范亭将军永远是我校师生的精神领袖,范亭精神永远是我校的办学灵魂,范亭中学永远是值得我们大书特书,并为之增光添彩的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三晋名校。
今年是续范亭将军诞辰120周年,谨以此浅见拙文献上,作为纪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