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阳光的心态投入工作
——第一副校长常玉玺为全校教师激情演讲
新学期开学以来,范亭中学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学校内部研讨培训,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学水平,更取决于教学态度。为此,为了使全体教师发轫于内心、发诸于行动,愉快地、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常校长以人一生中对待工作的三个阶段为话题,阐述了对待工作的三种不同心态。他说,刚参加工作时,新奇、上进,临近退休时对工作留恋、怀念;而介于两者之间的长时间里,则可能对工作产生倦怠。这种职业倦怠感有的来源于与初衷理想的相悖,有的来源于工作业绩的平平和升迁的无望,更主要的则是来源于自己的心理。因此,权重不一定快乐,富有也不一定快乐,我们每个人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特点和个性的职业,就是快乐。那一份快乐不仅为了国家,为了学校,更为了我们个人的身心健康。
常校长接着通报了我校在最近高一、高三联考中取得的喜人成绩。高一联考,在忻州市几所名校中位次居前,优生率大大提高;高三联考中整体分数提高两个分数段,其中有两名同学夺得文、理科第一名。这充分说明范中的教师是优秀的群体,只要好好干,快乐的干,就能出成绩。“世间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报”。
常校长接着进入正题,从四个方面讲了一个人如何才能以阳光的心态投入工作。一是作为教师,要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个职业。科学研究表明,人猿相比有三个特点:擅长与他人分享信息,天生好为人师和善于合作交流。教师职业最好的体现了这三个特点。俗话说:“学长艺短”,教师的“职业病”就是愿意毫无保留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平时可能无精打采,但一走上讲台则精神倍增,课堂中体验快乐,教学中体验成功,从学生的成长中体味人生的价值。正因为如此,有很多老师珍惜这份职业,不轻言放弃。如魏书生,1969年由下乡知青被安排为教师,两年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而被调进工厂当干事。6年间,先后申请150多次要求重回学校教书。1985年任教导副主任仍兼两个班的班主任,1986年任校长,1997年当局长,始终没有脱离教学岗位。常校长说,作为教师,如果喜欢或者最起码不讨厌这个职业,就应该主动发展自己;二是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工作轻松快乐。生物进化论认为,环境对生物个体是选择,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生物对环境只能去适应,抱怨环境只能徒增烦恼,主动适应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所以,每位教师只有高高兴兴地面对工作,快乐地走进课堂,亲近学生,才能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得精彩。他说,无数事实证明只有集体成就个人,而不是个人成就集体,因此,全体教师要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做一个主动生存的人,做一个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在忙碌中求快乐,在教学中求进步,在和学生的交往中求满足;三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他说,习惯造就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教师要主动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让生活节奏适应学校生活;教师要努力成为教学专家,从而维护自己的专业尊严;教师要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让课上的好上更好,优中更优。教师要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向家长、向同事、向学生、向书本、向一切值得学习的人和事学习,更要向自己学习,学会自我欣赏、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用力只能及格,用心才能优秀。四是让幸福永远陪伴。常校长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国王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处去找一个感觉幸福的人,并要求把这个幸福的人的衬衫带回来。去的人逢人便问,但一直没有找见一个感觉幸福的人。就在他们不在抱任何希望时,从对面山坡上传来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他们随着歌声找到了那个人,问“你感到幸福吗?”,“是的,我感到很幸福”。“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是的,你看,阳光温暖极了,风儿和煦极了,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打扰我,我为什么不幸福呢”。这伙人说:“你真是个幸福的人,请将你的衬衫送给我们的国王吧,他会重赏你的”。那人答道:“衬衫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见过”。这一故事发人深省。幸福在哪里?有首歌唱的好,“幸福在哪里?他不在柳荫下,他不在温室里,他在辛勤的工作中,他在艰苦的劳动里。他在辛勤的耕耘中,他在知识的宝库里,他在晶莹的汗水里,他在闪光的智慧里”。幸福说到底,就是每个人心中的感觉。
常校长以阳光的心态讲了以阳光心态投入工作的演讲,他语速适中,语调铿锵,事例贴切,令人回味无穷,他的演讲不时为爽朗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打断,使在座的教师获益匪浅。(范亭中学武树荣)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