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新领导与部分教职工见面恳谈侧记 程校长首先发言,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办事的风格及对工作的几点体会和要求。 程校长1961年出生在岢岚县农村,读书期间正值“文革”,高中“畜牧兽医”班毕业后,回村当过代教,看过水泵,任过村民兵连长,四处包过工。1979年考入高中,1981年考入师专物理系,1984年毕业分配在忻州一中任教。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1991年被提拔为团委副书记、政教处副主任;1993年忻州一中成立希望中学时任希望中学常务副校长,1997年任忻州一中工会主席,1999年任政教处主任,2004年任科技处主任。2007年经学校推荐到新成立的新希望补习学校任校长。多年卓越的教育管理和优秀的教学业绩使他成为了忻州市屈指可数的治学行家里手和闻名全省的专家型管理人才。 坎坷的经历、艰苦的磨炼、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养成了他不怕困难、勇于争先的性格,兼蓄包容、乐于交友的风格和善于管理、率先垂范的优秀品质。 在谈到对工作的体会和几点要求时,程校长不紧不慢,娓娓道出。一要用目标引领。2012年,范中高考二本达线要争取达到200名。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一年要顶两年用,向时间要效益,掌握教学主动权。今年招生,本县报考范中的分数线为550分,另外面向各县、区招收忻一中录取分数线下50分以内的学生(即563分)。二要用制度管人。用科学合理的制度去管人,避免人为因素,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三要责任到人。把所有的事情分给所有的人去办。四要面向全体。关注全体,尊重差生,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五是全面发展。务实与务虚统筹兼顾,教学工作要上去,思想政治工作更要抓好。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六要建设高效课堂。老师只有多辛苦,学生才会少出力。形式是次要的,目标才是重要的。老师讲了不算,学生学会才算。七是为了当下。围绕范中现有教师和学生开展工作,让现有教师和学生得到实惠、得到提高。为了范中、为了原平人民,高三年级要大干、苦干加巧干,努力完成明年高考任务。 程校长讲话风趣、幽默,观点新颖独特,语速缓急适中,语调抑扬顿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谈话不时为热烈的掌声和开心的笑声打断。 接着,常玉玺副校长讲话。他年龄不大,45岁,架一幅眼镜,一派学者风范。常校长祖籍原平,童年在村中度过,后随父母到大同上学。1982年考入山西师大生物系,1986年毕业分配在忻州一中任教,1993年开始历任年级主任、教导处和政教处副主任、科技处主任、校务委员兼教务主任、校务委员兼政教主任,2010年任忻州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主任,同时兼任新希望学校顾问。常校长首先是一位闻名全省的生物学科教学专家,在生物学教学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在各种专业报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编写过多本专著,参与了新课程标准的研制和教材的编写。同时,他又是一位管理经验丰富的学者型管理人才,曾应邀到全省多所学校做过有关管理和教学的专题讲座。 他充满自信而又风趣地说:“程校长经历坎坷,我经历一路顺风;程校长擅长急功近利,我擅长长远作战、持续发展;程校长喜热闹、爱表扬,看人总看正面;我喜欢批评人,发现不足,但不使坏心。”可以看出两位校长优势互补,是最佳搭档。 常校长抛砖引玉,首先讲了在忻州一中和新希望学校带领师生做研究的几件事。一是深入研究考纲。考纲比课标还重要,课标是教学的依据,考纲是考试的依据。要深入研究考纲才能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二是研究高考试题。让每位教师去分析近年高考试题的考查内容和能力。三是让学生去做研究。研究知识、研究考题。这些独特的做法,令与会者耳目一新,同时产生了强烈共鸣。 常校长接着布置了近期的工作。一是高二、高三教研组长,要开始研究制定分课时教学计划。二是高二、高三教师要提前到校。亲自做高考试题,从中发现教学不足。三是要在正式开课前进行培训。由两位校长亲自开办讲座。四是实行推门听课。听原生态、不打招呼的课。五是邀请北京相阳高考研究中心的名师来校授课,开拓视野。 他还说,范中不管走到哪一步,在原平、在忻州、在山西始终是叫得响的品牌。他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温暖自己;希望各位教师辛勤教学,刻苦教研,认真总结,做研究型的名师。 其他校级领导也纷纷在会上发言,谈打算、表决心,争先恐后,气氛热烈。 两个小时的见面恳谈,气氛热烈而和谐,感情朴实而真挚,从始至终沉浸在欢乐氛围之中。言不在多在精,话不在高在实。两位校长的讲话在全体与会者的心中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致表示,要在新领导班子带领下,为振兴范中而努力工作,脱皮掉肉,大干一场,为原平50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