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丰收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政策好、天帮忙、人勤劳等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企业增效是产、供、销结合,全员管理、成本核算、资金运作等因素多方面优化促成的业绩。
同样,学习成绩也不是单打一,学习成绩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副产品,升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其中之一,好的高考成绩是学校全面发展必然产物。
然而,有的人在谈到一个学校考试成绩原因的时候,总是两眼盯在单纯的学习上而不及其余,实在是大谬特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滴水,不见海洋。
范中今年的高考取得了骄人业绩,有人喝彩,有人怀疑,也有不少人在进行各种探究。本人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探究中,在与范中领导和教师的交谈中,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中,在查阅范中近年来的资料中,忽然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视线宽敞了很多,角度开阔了很多,对范中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也了解了很多。
一、是范亭精神提振了学生学习的信念
范亭中学是在战火纷飞年代创办的、以伟大的爱国将领续范亭名字命名的三晋名校。建校60多年来,一代代范中学子在范亭精神鼓舞下,创造了“南康杰、北范亭”的神话,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
什么是范亭精神?历来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范亭精神是“横眉冷对”的侠义精神,这种认识来自续范亭中山陵剖腹自杀的事件。也有人认为范亭精神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叛逆精神,这来自于他对国民党蒋介石闫锡山集团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定。但这都是一种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续范亭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做出的特殊举动,有其合理性,但范亭精神的主流则是“光明磊落、百姓情怀、大我正气、有所作为”。
范亭中学领导班子认为:对范亭精神的准确评价不仅影响范中学子当下的道德研判,更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在学生参观续范亭纪念堂的过程中,重大节日在纪念堂举办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每年举行的纪念续范亭诞辰和逝世活动中,校领导和部分教师都要详细讲解续范亭的生平事迹和卓越功勋,讲解范亭精神的精髓。
“光明磊落”是一种智慧。工作在阳光下做,少了许多误会;问题从正面看,多了几分理解;事情往好处想,能让人有个好的心境。
“百姓情怀”是一种策略。决策来自百姓,省去了动员和发动;工作依靠群众,人多力量大;一切为了人民,民心顺畅。
“大我正气”是一种价值取向。从肉体的我或生命的我到会反思的我、责任的我和荣誉的我,这是人作为一个个体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路径。个体的大我比个体的小我丰富而有价值。从个人主义到家族主义、集体主义到社会主义,是人的社会化进程,也是人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路径。具有个人意识的人只能得到人们的同情,具有团队意识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有所作为”是人的价值体现。人和物一样,只有有了使用价值,才有价值。人只有有所为,才能有政治地位或经济地位。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增加,施舍者越来越富,乞讨者越来越穷。随着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勤劳人的路会越来越宽,投机人的机会会越来越小。
具体讲就是,作为学生要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学习的观念,像续范亭将军那样博学群览、严谨治学;在人生成长的路上,需要有“光明磊落、百姓情怀、大我正气、有所作为”的人生追求,需要有“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的高尚风格。不一定需要“中山陵剖腹”,但需要见义勇为;不一定需要“对国民党蒋介石闫锡山集团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定”,但需要有“在威胁利诱面前说不”的精神。范亭中学是共产党最早创立的红色学校,范亭精神是这所学校特有的精神财富。
程校长对范亭精神的准确定位,无疑成为新形势下范亭中学这所红色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对于引导学生向续范亭学什么,对于提振全体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是校园文化丰富了学生的书本和社会知识
知识是逐步积累的,知识之间是相互融会贯通的。校园文化的点点滴滴,校园文化与书本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提升,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认知度更深,运用度更加灵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范中的教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1988年迁址原平后,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言警句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既重视硬件建设,又重视软件建设;既体现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个性发展,实现了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面繁荣,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熏陶的“大观园”。
在硬件建设方面,搞好校园的美化、净化、亮化,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校园内新建的续范亭纪念堂是每位学生入学、新团员入团必去的场所,是同学们和社会各界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新建的教学楼、新宿舍楼、塑胶操场、梧桐广场,连同原有教学设施,处处充溢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楼道内、宿舍内、操场上到处书写有励志标语、名言警句,形成了浓厚的育人氛围。校园文化广场上的三根旗杆,国旗旗杆高
在软件建设方面,创办有《范亭园》校报,每半月发一期,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弘扬范亭精神的主战场。师生的优秀文章都可以在校报上刊登,供大家欣赏交流。校园网更是深入普及,及时发布各种信息,供全校师生和全社会登录浏览。年级组也创办有年级周报,及时反映该年级组一周的动态,教科所定期发行《范亭中学教科研通讯》,报道教科研的新动向和新成果。
以上这些校园文化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对人生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社团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考试,表面上是卷面知识的竞争,实则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比较。一个孤陋寡闻的人,一个与世隔绝的人,一个性格孤独的人,很难设想他能考出好的分数,成为人才或人物。因此,学校把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作为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大事来抓。
学校成立有“友三管乐团”,团员从学生中挑选,每天下午活动为辅导或训练时间。乐团由铜管声部、木管声部和打击声部近90名学生组成。乐器有长笛、黑管、萨克斯、小号、巴里东、圆号、军鼓等。每到活动时间,号笛声声,鼓声阵阵,此起彼伏,刻苦练习;每当周一升国旗和有重大活动时,“友三管乐团”都要登台亮相,激情演奏。学生在这里学到的一技之长在人生的道路上说不定什么时候派上用场。
学校成立有“体礼书画社”,任何有书画爱好的同学均可以参加。学校备有专门的教室,配有专职的老师,设有专门的课程。定期举办书画比赛,好的作品还送往有关书刊和展览展示。近年来,每年也确实有不少书画特长的学生考入美术院校。
学校有半月发行一期的报纸《范亭园》,设有对接外线的校园网,成立有“小记者站”,每班有《范亭园》校报通讯员。这些记者、通讯员,生活、学习在学生中间,活动在最基层,对学校发生的事,学生想说的话最清楚。这两个阵地为学生提供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名”成“家”的平台;为他们的写作、研讨、欣赏、讨论、探究、了解提供了天地。当然,这些社团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更加密切。
学校每星期一升旗活动雷打不动。每周一在升国旗的同时,升校旗和升评为优秀班级的班旗,由该班同学做《国旗下的演讲》,由该班同学担任一星期“文明小天使”,协助环卫职工清洁一周的纸屑垃圾。他们还利用
世界百年战争史,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国与国之间的斗争表面上是军事的斗争,实则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同样道理,目前校与校之间在高考成绩上的竞争,实际上是学校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得更直白一点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竞争,素质教育搞好了,好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是应有之义,好的高考成绩是学校全面发展的必然产物。
(武树荣)
![]() |
![]() |
![]() |
![]() |
![]() |